党的十八大以来,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全力打好“蓝天、碧水、净土”三大保卫战,大力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,坚决守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、蓝天白云、良田沃土,生态文明建设开创了新局面。8月12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云南答卷”发布会,就上述情况进行了介绍。
发布会上,云南省委书记、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豪介绍,2018年云南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.3%,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8%以上,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明显改善,抚仙湖、泸沽湖水质保持Ⅰ类,洱海水质2015年以来持续保持优良,滇池水质从劣Ⅴ类转变为Ⅳ类、为30年来最好水平,全省90%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%以上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,建设美丽云南深入人心、落实行动。这些成果得益于“蓝天、碧水、净土”三大保卫战的有效探索和实践。
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,让蓝天白云成为云南的“标配”、成为一种常态。云南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大气污染防治,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、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等工作,全省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到90%以上,提前淘汰了近15万辆黄标车。在全国率先在云南范围内提前供应国六(B)成品油,去年全省地级以上的城市优良质量天数占比达到了98.9%,居全国第一。
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,让云南的九大高原湖泊成为镶嵌在中国大地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。云南省以革命性的举措推动湖泊的保护治理,深入实施了抚仙湖、洱海、滇池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攻坚战,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,局部趋好。加强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治理,全省主要河流出境跨界断面的水质全面达标。
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,坚决守住云南这一方不可多得的美丽净土。云南省稳扎稳打,推进土壤污染防治,全面完成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,逐级建立污染地块名单,划定了粮食生产功能区、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面积5200万亩。
与此同时,云南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”的理念镌刻在云岭大地,擦亮云南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。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、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。全力推进国土山川大绿化、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,建立166个自然保护区、18个国家湿地公园、13个国家公园,全省90%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、85%以上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。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.8万平方公里、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.9%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由18个增加到39个,林地面积、森林面积、森林蓄积量等3项指标均居全国第2位。建成了4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州市县,10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,8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。
(来源:中国自然资源报)